|
杭州淘宝代运营公司|马云上课:我最后还是会回到老师这一行时间:2018-09-06 马老师很忙。 9月5日上午,马云在黄龙饭店的2018XIN公益大会主论坛上做了公益主题演讲,下午回到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接待到访参观阿里巴巴的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之后,再次回到黄龙饭店,到公益大会教育分会场上一堂课——教育,让美好发生。 摄影:刘飞越 教育,始终是马云最关注的公益领域。虽然赶场匆忙,但是曾经做过老师的他,能够马上进入到“马老师”的状态,“最后还是会回到当老师这一行。我做老师能得心应手,而且也是性格决定的,我对很多东西充满好奇和想象。” 马云1984年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后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做了6年老师。他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教师是我最喜欢的职业”。 与上午西装革履的马云相比,下午就完全是一副老师的扮相,一件白衬衣,袖子挽起了一些,手里拿着一份“教案”。马老师讲课,一改马云严肃的风格,肢体语言更加丰富,几句话就能说得大家放声欢笑,“我其实进入商界完全是误打误撞,本来就想玩两年,没想到一搞搞了20年”,“以前我可以胡说八道,说了反正也没人听,没有人信。现在你讲话,别人有点信了,那就压力很大。” 显然,他是一位有趣的老师。 马老师讲课节选 我进入商界完全是误打误撞,本来就想玩两年,没想到一搞搞了20年。最后还是会回到当老师这一行,我自己觉得我能够得心应手。而且也是性格所造成的,我总觉得对很多东西充满好奇,充满想象,并且我是一个处女座的人,求完美,想改变。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我可以胡说八道,说了反正也没人听,没有人信。现在你讲话,别人有点信了,那就压力很大。我其实每次参加任何活动,去讲话的时候,现在莫名其妙,至少会紧张三天,跟以前真不一样。因为觉得身上有担子,有责任。 有时候讲话不注意,就说数学考了1分还引以为傲,误导了很多年轻人,认为数学不重要,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人类永远会越来越厉害,机器是不可能取代人类。我一直讲,机器只有芯片,人类是有真正的心,这个心是智慧的源泉所在,人类在不断的改变。 什么是未来的教育,今天我们不能把孩子变成高考考试的机器,未来的孩子要学的是创意,创造性,建设性,所学的东西还真不一样。 围棋是设计给人玩的,不是人和机器玩的。从汽车第一天设计时,你就知道你是跑不过汽车的。有吊车出现这一刻,你就知道你的力气一定没有吊车大,所以人要和机器去比谁下围棋快,那是自取其辱,没机会。现在大家理解了,也慢慢放弃了。 我认为中国最大的资源不是煤矿、石油,中国最大的资源是每年2千万新生儿童的脑袋,14亿人的脑矿是真正的金矿。这些脑子,我们怎么把它开发好,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让他们的智商,让他们的情商,让他们的爱商,让他们所受的教育和未来不一样,这是我们今天所面临最大的挑战和最大的机遇所在。 我其实是蛮担心今天中国很多人口袋里有钱,脑袋里啥都没有,你脑袋里有的东西,有知识,你身上学到的东西是谁都剥夺不了。钱,会破产,会被人骗,会瞎投资没了。但是这些孩子脑袋里的知识,他学到的东西是没有人可以从他们身上剥夺过去的,他们终身受益。 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文明程度,不在于大城市,精英阶层,而在于低端做得多好,农村教育做得多好,农村教育文明发展得多好,贫困地区所受的教育资源是否足够,这是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准。 我们应该把大量教学资源放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等到你放到大学、研究生已经太晚了,木头已经成型了。 你永远消灭不了穷人,我们消灭的是贫困,而扶贫真正的目的是去扶人,让人自强,让人有信心,让人有能力,让人懂得怎么样再度起来。 有些人呢,读书读不好没关系,他体育好、唱歌好,总有东西很好的,让他在这个地方成长起来,做最好的自己。 我前段时间讲要把学校拆并了,网上一片骂声。还有人跳出来说我不接地气,我觉得我比他们接地气多了,我看的乡村老师,我去的乡村学校一定比骂我的人多。(注:马云公益基金会正在中国贫困乡村推动并校计划,同时让那里的孩子们不再每天跋山涉水,读上条件完善的寄宿制学校。) 教育农村最差,但是正因为农村薄弱,农村才是我们明天教育最大的机会所在。 我是不太喜欢加这个名字(马云公益基金会)。在我脑子里,马云跟我不是一个人,马云是马云,我是我,这是两回事情。他们说一定要加上马云,意味着承诺,承诺我是愿意做的。但大家记住,我不是那个人,那个人是你们想象中的人。他第一没你们想象的那么好,也没你们想象的那么坏,你们已经把他想象成那个样子,反正我是不愿意当那个人! 我们基金会在乡村教育上面,我希望多关注在音乐、体育、美术,因为人一定有这种想象力。 摄影:刘飞越 我们现在的学校过度关注了教,而忽略了育,育是品德,育是性格,育才是一个人有魅力。有的时候这个人很聪明,读书很好,但我就不喜欢他。育不行,德不行。 我们对运动的热爱,对美术的热爱,对艺术的热爱欣赏,我们对音乐的欣赏,这些东西机器再牛也搞不过的。 我特别感谢姚明、惠若琪这些体育明星,体育的人出来以后到乡村教育,帮助那些体育老师,帮助大家唤起对体育的热爱,对运动的热爱。 如果乡村教育不是国家社会全部投入,靠公益是撑不下去的。我们这些人就是呼唤、努力,尽最大的努力让社会关注。但真正要干事是国家要相信,家长要真正相信,大家共同去投入。每个人都希望他成为雷锋,但我们不能让雷锋穿补丁的衣服。 我们要让乡村教师受尊重,但不能让乡村教师连工资都发不起,让他们跑到很远的地区,四五个学生,十来个学生,条件之差,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 好在我们这些人从来不在乎别人怎么骂,怎么说的,觉得自己对就搞下去了。阿里巴巴也搞了19年,我认为乡村教育搞个二三十年问题也不是很大。反正我们不要人家钱,他支持很好,他不支持,我们也要干的。 乡村校长去年去美国去了十天,而且得到很多朋友的支持。那天他们到了纽约,我突然想到跟他们到联合国逛一逛。那些校长跑到联合国,在安理会凳子上坐了坐,拍了照片,回来至少可以吹三年牛,这个很重要。为什么到海南三亚去搞乡村教师颁奖,很多老师都没有见过海,没有坐过飞机,没有住过五星级酒店,你怎么让这些孩子对未来有想象,让他们有体验。(注:马云公益基金会推出了乡村教师计划和乡村校长计划,为他们提供学习发展的机会等。) 住宿制学校有太多的东西做,都是麻烦。不用告诉我这很麻烦,那个很麻烦,不麻烦要我们做干什么。一定是麻烦,总得有人犯错误,总得有人尝试,总得有人分享这些东西。 大家如果愿意贡献,虽然不会像姚明一样去教,哪怕你去待半天,看看住宿儿童,看看乡村教师,我觉得这就是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包括网上只要有乡村教师的新闻,点开看一下,给他们点个赞,我觉得这就是最大的福报,最大的功劳。 马云教师往事 文 / 天下网商记者 刘磊 宁函夏 梁周倩 马云又一次谈起他的教师经历。2018年5月13日,杭州师范大学在仓前校区举行110周年校庆纪念大会,校友代表马云在演讲中说:“四年的师范,六年的老师,这十年的经历让我成为了今天的我。我一辈子都记得,自己是一个师范生,能够成为老师是我一辈子最大的荣幸。” 1988年,英语专业毕业的马云被分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做老师。离校那天,时任杭州师范学院副院长黄书孟把这个“脑子太活了”的年轻人送到校门口。“马云,我把毕业生分到大学里面去当老师的,你是第一个。你到那里至少要干满五年。” 1987年夏,马云(左二)与外语系李增荣教授(左六)及同学在杭州师范大学校门口合影 马云和一位教线性代数的老师合住在一间教工宿舍,学生们有事都会直接到宿舍找他。 凌姝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工业外贸89级学生,马云是他们大一时的班主任。她记得,马云有时会叫上班里同学一起到他的宿舍包饺子。宿舍很简陋,床上蚊帐遮起来的一小块地方是仅有的私人空间。 马云经常和班上的男生们“混在一起”。当时的男生之一何旭勇就记得,马云的床头挂着一副大大的红色拳击手套,马云有时会和他一起在宿舍里打拳。 一个普通大学的本科生,到一所部属大学教书,其中的尴尬可以想见。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起这段经历:“人家都是北大,都是清华、复旦,你是杭州师范大学的,教大学生,本来就不太靠谱,所以呢,人家有年终奖,我们没有年终奖,非常艰辛。” 但马云渐渐喜欢上了教书,并成为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多年后他自己总结那段经历时说,“全是因为坚持。” 2002年4月,马云在杭电做演讲,学生挤满了教室 马云是位“不一样”的老师。他讲起课来天马行空,会在课上讲国外的文化、风俗,讲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会“八卦”一下某个同事生活中的糗事。 后来成为阿里巴巴十八位创始人之一的蒋芳是马云的学生,她回忆,马云很快就把教室“点得热乎乎的”,讲到兴起还会一屁股坐到讲台上,“特高兴地跟我们扯,不知不觉很快就打下课铃了。” 马云在课堂上几乎对所有人都“毫无理由”地表现出信心。蒋芳和她的学妹韩敏(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工业外贸93级,也是阿里巴巴十八位创始人之一)讲了两个近乎相同的故事:他们专业要在大一就参加四级考试,同学们起初都觉得很难通过,但马云一个劲地打气:“肯定能过!”然后同学们都拼命读书,甚至担心不通过“对不起马老师”。结果是,蒋芳他们班全班通过,韩敏他们班只有一人未通过。 马云的学生们 韩敏觉得,在阿里巴巴听完他讲话“热血沸腾”然后去干活的员工,和当年听完课之后去拼命学英语的学生没多大区别。 对学生非常亲和的马云,也有着高要求。蒋芳印象深刻的是大一刚来,马云让他们背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前面100篇全背了。”马云用了一个“狠毒”方式督促大家:期中和期末考试各从中出一道20分的默写题。“我估计全学校早读的就是我们班了。每个人吃完早饭,在上第一节课之前,都在外面背。” 1990年代初的大学校园更符合人们通常对大学的印象。那是一个更接近象牙塔的世界——如果仅仅从信息闭塞、娱乐方式单一的角度看的话。李戈是蒋芳的同班同学,他当年在杭州百货大楼买了一台最高档的多波段收音机,花了130多块。收音机、报纸和图书馆是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有限渠道。 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马云的英语课显得尤其有吸引力。蒋芳回忆,课上从马云那里听到的异国文化和各种新鲜事,让她感到未来“充满了可能性”、“充满了希望”。 李戈现在还保存着杭电时期的许多老物件。其中包括一张1994年3月15日的《杭州电院》报。这张报纸的2版上,刊登着马云等十位“首届优秀青年骨干老师”的照片和教学心得。曾经在杭电外事办与马云共事的宋建跃回忆,“他们那几年学校评优秀教师,好多是学生提名提的。” 马云被评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优秀青年骨干老师”,与其他获奖同事一起登上校报 基础部教师马云在获奖感言中,没有表达感谢、激动的心情,而是直言不讳地建言献策:“学校英语教学以四、六级统考为准绳,以通过率高低、过与不过论英雄,而忽视学生听、说、读写的实际水平的提高,这就像是拔苗助长,是不足取的。” 在杭电六年多时间里,马云有过几次跳槽的机会。其中一次是深圳的机会,薪酬每月1200块。另一次来自海南,海南开价3600块一个月,当时他的工资才从90块涨到120块。这些机会他心动过,犹豫过,但想到自己答应黄书孟的话。“最后想承诺就是承诺,不去就不去。一熬,熬了六年。”马云在一次演讲中回忆。 在宋建跃的印象,马云工作之余的很多时间花在了海博翻译社,因此平时在校园里“神龙见首不见尾”。当时海博翻译社的发展并不顺利,“生意惨淡”,后来不得不靠兼卖鲜花和礼品维持运营。马云有时还要趁周末到义乌小商品市场进货。 除了海博翻译社的正式创业,马云还有很多其他校外活动。比如在英语夜校班教课,在西湖边组织英语角,甚至在校园里卖冰淇淋。但这些并没有让马云在学生中的形象受损,因为他始终对教学“充满热情”。有的老师有时会因为忙自己的生意不来上课,还编一个理由。但马云从不这样。“马老师很负责,所以我们对他就没什么批评。”蒋芳回忆。 创业这些年,马云反复讲起教师经历对他的塑造和影响,他说自己一直在用教师的方法,还称自己为阿里巴巴首席教育官(Chief Education Officer)。 马云在杭州师范大学110周年校庆活动中说:“做老师的工作,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你的学生比你更强、比你更好,没有哪个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破产,没有一个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出事......CEO如果不能像老师一样用成就他人的思想来做,不是去帮助员工成功,不是去帮助客户成功,不是去帮助合作伙伴成功,我相信这家公司就很难成功。” 马云还一直继续做着“马老师”。“马老师”也许将成为他一生深刻的烙印。 杭州铸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电子商务之都-杭州, 主要提供杭州天猫代运营、杭州淘宝代运营、京东代运营、杭州网店托管等服务,联系电话:18758141869(李先生);铸淘网络科技是一家专门为品牌客户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网络营运服务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