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天猫代运营公司|提高产品优质,优化人群标签时间:2019-04-25 一、人群标签是什么? 人群标签是系统给我们的店铺和宝贝打的一个标志,例如我们的宝贝适合什么样的人群,性别,年龄,消费能力等等纬度,然后将我们的宝贝投放给适合消费的人群,分成两类,一类是自己设置的,另一个是系统推荐的。自己设置的人群是通过直通车自定义人群设置,系统打标给的咱们自己是看不到的。 通过以上对于人群的概念,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1) 针对大部分的类目来说,最好不要去选类目的单价 (2) 年龄和性别根据生意参谋流量对比,来看比较靠谱 (3) 淘宝通过一个人的月均消费多少把消费者分成七个等级,这样的话把人群更加细致化, 这也是我们最需要去弄明白的地方,就是你的产品适合哪个等级的人群他们来消费,弄明白这个人群问题就容易的多了。 二、人群会影响什么? 人群的精准会影响计划的点击率和后期转化率,人群不够精准的话后期转化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还会影响直通车的流量精准度。 更会影响自然搜索对宝贝的打标功能,大家都知道自然搜索店铺是看人群标签来的,其中也包括手淘首页的流量,但是直通车是可以设置人群的,只要我们选择的人群标签正确,数据跟得上,直通车自然就可以带动自然搜索的人群标签了。 三.人群标签乱了之后的正确做法 一般刷单、淘客、还有直播等等一些站外的活动都比较容易导致人群标签的混乱,人群一旦混乱了,系统再自动把我们的宝贝投放给人群的时候很多人群并不适合我们的宝贝,这会导致店铺的转化率降低,转化率下滑会影响店铺权重下降直接导致店铺的流量下滑一切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直通车的精选人群来操作,非标品,本身计划就是低出价高溢价,这个时候需要进一步拉高人群的溢价,再降低关键词的出价,如果是标品的话就可以进行拖价了,拖价的时候在拉高人群,因为做拖价需要降低关键词的出价,拉高人群的溢价,在这里说的人群是我们前期已经测试好的人群。 直通车的流量不小于自然搜索流量的时候,人群的标签就会慢慢的拉回些,后续宝贝的自然搜索标签就变成正确的标签。 什么是拖价法? 降低关键词的出价,降低ppc。采用分时折扣,直接降低出价的话会影响权重分值,其实并没有什么用,标品拖价的前提,类目的流量足够大,权重足够高分值也长起来了,测试出了精准人群的溢价,日限额提前达到,拖价看起来是个小问题,谁都了解,谁都会无非是每天按照比例降低,但是实际操作会有很多小的问题,细节决定成败。 四、如何设置人群 第一步,设置直通车人群之前,首先打开生意参谋,然后是流量,再是访客分析,最后访客对比,有了访客的对比就可以了解店铺的人群年龄段和男女比例,然后记录下来。 第二步,属性人群,在上架的时候不同的类目,直通车的标签会存在差异,比如3C标品的规格型号,再有童装不同的年龄段,然后找到自己类目的特定标签,在产品的属性里面记录下来。 优化溢价玩法: 首先店铺的定制人群,人群的标签非常的准确要用高溢价的方式把客户拉动店铺中,初始50%的溢价比例操作。 自定义人群不需要组合,需要单独设置标签,通过个人的经验记录找到适合自己的类目勾选,初始比例调整的30%以上为好。 通过设置数据的变化,然后观察三五天左右,后期再开始优化人群,人群的判断基本以100个点击为标准测试,100个点击以下就开始降低溢价留作观察,两三天观察以后再做具体的判断,目的是去掉没有点击没有用的人群,留下精准人群。 建议: 刷单要选择自己店铺的老客户,建立自己的鱼塘,降低标签混乱的风险,一定要注意转化率,控制转化率对店铺的影响。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我觉得开淘宝店的人,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互相交流学习的圈子,不管是获取最新的行业动态,还是最新的操作方法,交流和学习都必不可少。 1、标签维度选择 直通车的人群标签种类有多种, 里只讨论人口属性人群标签的操作。人口属性人群有 四个维度:类目笔单价、性别、年龄、月均消费额度。如果全不勾选,覆盖人群即关键词所覆盖的所有人口属性人群。如果仅勾选四个维度中的一个维度下的全部标签,会发现性别、年龄、月均消费额度这个三个维度的标签人群数量和关键词总覆盖人群是很接近的,而类目笔单价却只有关键词总覆盖人群的70%(这个数值不同类目应该是不一样的)左右。 这又是为何呢?原因很简单,类目笔单价只有在该类目下有历史消费才会打标,如果仅搜索而没有购买是不会有类目笔单价标签的。因此,我们在做属性人群细分时,只选性别、年龄、月均消费额度三个维度。 2、标签的组合 性别维度下有2个标签,年龄维度和月均消费维度下都是7个标签,因此总的细分人群标签数量是2x7x7=98个。 打个比方, 女性对应有7种年龄分类,这7种分类的人群每一种又对应7个不同的消费维度,这样女性对应就有49种人群标签。“女18岁以下300元以下”的维度组合就是这98个人群标签中的其中一个。当然,实际如果每个宝贝计划都分出98个人群标签的话,会非常累和浪费时间,因此在月均消费额度这个维度上是可以做一些标签合并的,正常月均消费额度的7个标签根据覆盖人群数量合并到2~4就可以了。 3、标签与人群展现 应该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要把标签弄这么麻烦,三个维度组合最多有98个标签。大多数划分人群标签时只选1个维度,比如“女”就当一个标签, 还有“18-24岁”当一个标签,这样四个维度都考虑的话标签总数也只有5+2+7+7=21个人群标签, 为什么不这样设置人群标签呢?这里我们假设人群只考虑一个维度设置成21个人群标签, 一个月均消费300元以下18-24岁的女性搜素宝贝关键词,并不会在“女”、“18-24岁”、“月均消费额度300元以下” 三个人群标签上都增加一个展现, 而只会在人群溢价更高的那个标签上面增加展现。所以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你卖女性产品,你把“女”这个人群标签溢价最高,你会发现其他人群标签的展现几乎没有了,而展现都算到“女”这个标签上来了。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你测试到的人群是非常泛的,通过人群溢价对点击转化的提升非常低。 人群标签实操 1、人群标签添加 在关键词中加几个符合产品的行业大词。关键词覆盖的人群总数最好能超过1万,越多越好, 当然前提是加的词要相对精准。关键词覆盖人群要多是因为人群标签最低显示的覆盖人数是30个,总人群太少的话可能很多标签的人群数量就只有不到30个甚至几个,不利于人群标签的合并。例如:“女18岁以下”组合月均消费额度时,月均消费额度后面四个标签对应的组合标签人群显示都是30个,而合并后面四个标签时对应的人群数也仅50个。如果宝贝是第一次来测试属性人群,每个标签人群的覆盖人群数量最好不要低于总覆盖人群的1%,如果覆盖人数过低,后面测试时该人群的展现会很少,很难达到测试精准人群的需要的数据量。 2、人群溢价初始设置 通过前面标签与人群展现的描述,我们知道展现只会落在溢价高的人群标签上。因此,如果要测试属性人群标签,就必须让属性人群溢价高于其他人群溢价。 有两种选择,第一种只添加人口属性人群,初始溢价全部设置为5%;第二种是其他人群全部溢价5%,属性人群全部初始溢价6%。 3、加人群降分时 前期由于没有数据参考,所有人群溢价最开始几天不要去调整,先积累人群数据。正常需要人群点击到50个左右才能初步确定出人群标签的好坏,然后再考虑人群溢价。不过,根据个人操作经营,当一个人群标签展现有1000左右的时候,而且点击率很高,这样的人群可以优先提高溢价, 因为通常点击率高的人群转化也不会差。积累几天人群标签数据后,对表现好的属性人群的加价,最好是每次加1%,如果没那么多时间操作可以2~5%往上加,每天可以加3次左右,直到增加溢价人群展现不增加为止;对表现差的人群和展现很低的人群,可以选择直接删除;对当前数据无法确定好坏的人群,可以选择继续低溢价积累更多数据,或者适当提高溢价来更快积累人群数据。 总之,表现好的人群提高溢价,表现差的人群直接删除,不确定的人群维持低溢价或者适当增加溢价。 4、高溢价低分时 当好的人群标签基本测试出来后,把所有表现好的人群都往上加溢价,每次加1~5%,每天加3次左右,表现越好的人群可以加得越多,同时降低分时折扣,分时折扣每次降低1~2%,也是每天3次左右。同一个小时内尽量最多操作一次,如果降低分时折扣后关键词展现一下子少了很多时,就要往回加一次分时折扣。最终我们可以把表现很好的那部分人群标签溢价100~300%,同时分时折扣降低到30~50%。这样溢价高的人群虽然平均点击花费会稍微偏高,但是转化率更高,投入产出比也会比原来高很多;而溢价低的人群虽然转化率相对要低,但是平均点击花费比溢价高的要低很多,投入产出比也会比较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