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天猫代运营|义乌草根狂想:卖1元的尾货,定年收过亿的小目标时间:2022-07-15 商人的世界,“勿以利小而不为”。小,可以是小商品、小老板,也可以是小企业、小市场。但小未必不可以博大。一根吸管利润8毫,有人年销2亿;一根筷子几毛钱,有人做到上市。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闯入市场缝隙,同样能成为塔身之钻石。 《天下网商》推出“了不起的小生意”栏目,探秘“蚂蚁商人”的韧性和机敏。 在义乌,每个人都不会避讳是为了钱而来。 这片善于滋长草根梦想的土地上,诞生过“吸管大王”“筷子大王”,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2021年,这座总面积1105.46平方公里的中国县级城市,创造了92.9亿件的快递业务量,数量占全国的10.8%。 逆袭者的故事、掘金者的机会,无数普通人对这片土地心驰神往。 6月底,《天下网商》走访了位于义乌的几条库存街。它们和义乌国际商贸城相距不过几里,生意的逻辑却截然不同:这里没有发达且成熟的电商网络,但却在淘特、抖音、快手等平台拥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这里没有装修考究的门面,但每天门庭若市,来者时而上演抢货戏码,守店人则在货物上手写四字:谢绝还价。 这些守店人更准确的称呼,是库存“猎手”。他们密集围聚在义乌五爱库存街、八足塘、朱村等城中村,构建起一个庞大的“便宜货市场”。 “亿元哥”张大爷正是“猎手”之一。这位56岁的大爷,曾负债千万,又受了情伤,如今他是五爱库存街的网红。每天,都有追逐流量的人慕名而来,他对这些镜头是有好感的——短视频的流量曾为他卖空库存,足足20吨的货。 1元一件的衣服、按吨称重卖的饰品……口袋揣个500块或许就能东山再起,这里是草根创业者的天堂。 “大爷,您这一年(赚的)有几个亿吧?”一位来自河南的买家边看货边问。 “几个亿是我的梦想。”张大爷笑答。 “暴走”的库存 傍晚,一辆13米长的大货车停在五爱库存街14栋“买全球卖全球 ok”的档口。几位小伙子将店里堆得像个小山丘似的衣服,一件件塞进绿色蛇皮袋里,再把撑满的蛇皮袋扛上货车。 对面门店的几个老板打着扑克叼着烟,“远观”着这略显“壮观”的场景。 这是发生在6月底的一幕:一位新疆买家看中了几吨夏季T恤,他花费不到十万块,将张大爷整个店铺“掀了个底”。 这样的“壮观景象”时有发生。张大爷告诉《天下网商》,他的另一个档口,因为冬季货较多,还堆着几座“山丘”,但没多久,那里也被搬空。“我这里的流通性很高。”说这话时,大爷嘴角不自觉上扬。 张大爷的档口不缺生意,只有不够卖的货。买家们之所以慕名而来,是因为他的衣服足够便宜,几乎全场1元一件,有些甚至2元/斤。价格是库存街的重要竞争力,也是每位档口老板的“生存本能”。 不过,要在这上千个体户扎堆的库存街闯出一条路,还得豁得出去:这位56岁的老爷子把自己的头像印在了门店招牌上,并取下一个响亮的slogan“买全球卖全球,一元一件,张亿元”。在扎堆以“XX服装尾货库存”为名的库存街上,“张亿元”一下有了个性。 他的朋友圈里,每天滚动着的都是大卡车上货卸货的视频,还有不少人守在他的店门口,等着他新到的蛇皮袋“开箱”,以第一时间抢货。 和身处库存街的其他店主一样,“张亿元”也习惯把店面两头的卷闸门全天保持拉开状态,方便买家进入。 《天下网商》和张大爷交谈不过20分钟,一位在河南做仓播的买家抽着烟走了进来。 “不能抽烟,把烟灭了再进来,这里面都是衣服,风这么大,点着了还得了。”虽然是便宜的库存货,但张大爷安全意识很高。看着张大爷略显严厉的神情,抽烟的买家立刻掐灭了烟头。 “这里是3块钱一件的棉衣,有12000件,皮草稍贵一些大概10块一件左右,还有那些裤子是2块一件。”这些货价,张大爷一天要报无数遍。“前几天刚卖掉20吨共8万块钱的货,所有的货只要凑够1万块就包邮。” 等张大爷全部介绍完,这位买家已经略显“心动”地坐在板凳上攀谈细节。 草根追风者 张大爷本是山东临沂人,来义乌已经20多年。 还是小伙子的时候,他赤手空拳来义乌做配饰生意,还开了个小厂。然而因为年轻急于求成又缺少做生意的经验,他最终交了几千万的学费。张大爷补充说,自己一度还被骗了感情,赔了钱又失了爱。 失意于义乌的张大爷,决定在这片土地重振旗鼓。有人说,跑来义乌创业的草根,10个里有8个都欠着债,但这座城市的魔幻之处在于,你永远可以在这里找到机会打场翻身仗。 张大爷最早在义乌篁园市场嗅到了库存生意的苗头。那时候他做服装生意,打出了10块钱一件的广告,发现这招不错,就推出了“5元一件”“3元一件”。后来他心想:我能不能做全世界最便宜的1元一件的库存衣服? 同样因为失意来义乌打拼的,还有广西女孩西西。这位漂亮的女孩曾在老家做过服装生意,一连开了几十家连锁店,也创业开过咖啡馆,谁知2016年服装店倒闭,欠下几百万外债。 随后,她只身一人来到义乌,打算忘掉一切,重头来过。 她的第一站是义乌北下朱村。这里被称为“网红直播第一村”,靠着“世界小商品之都”的海量货源,夜里灯火通明、叫卖声不断,创造了一个个财富梦想。 西西记得,自己当时在北下朱来回逛,从早晨8点一直逛到晚上12点,看着大批追逐流量的人在这里做直播、拍短视频,她帮店家老板收摊开铺,寻找能活下去的“救命稻草”。最早,也是靠着在北下朱习得的直播技能让她赚到在义乌的第一桶金——600元。 转行库存生意,是她从主播直播间里看到的商机:那些堆积如山的、按斤售卖的小商品,经常是抢手货。于是,她转战距离北下朱15分钟车程的八足塘库存街,开启自己的库存“猎手”之路。相比于五爱库存街,八足塘更便宜、定位更低端,也更适合她这样的低成本创业选手。 同为库存“猎手”,内部也有自己的排位:在这一行,谁离货源更近,谁就能手握更大的话语权、挖掘到更大的财富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