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天猫代运营-去了一趟美国 我们发现了6个消费细分领域的新机会时间:2023-08-23 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就像极具生物多样性的亚马逊丛林,传统巨头大而不倒,新锐品牌林层出不穷。对美国市场保持关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消费市场里的复杂性与新趋势。根据《上海证券报》于2022年发布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消费品上市公司数量排名第四,但总市值、总营收、总利润均排名第一。 今年二季度,峰瑞资本副总裁沈颖回到阔别三年的美国,观察了美国消费市场的整体情况,撰写出这篇海外观察文章。她结合了最新的宏观数据、行业研究与个人体验,试图从多种维度,还原她所感知到的美国消费市场。 加入峰瑞资本前,沈颖任职于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有7年跨境并购及项目融资经验,她也曾在高盛纽约总部工作。她有10年以上国内消费品行业的经验。沈颖拥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本科学位、美国维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硕士学位。沈颖主要关注大消费、出海、交叉学科等方向的早期及成长期投资,主要投资案例包括端木良锦、Uah有哈、速境生活等。 本篇文章重点聚焦疫情之后,美国消费市场出现的新变化与新机会,以及中国的创业者能从中借鉴什么。 文章主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聚焦宏观,梳理了美国的租金涨幅、食品以及能源通胀数据。这些宏观数据帮助我们理解美国消费市场的底层背景——超额储蓄带来的消费繁荣,以及与服务通胀相伴的劳工短缺。第二部分关注细分的消费市场,分别就跨境电商、消费电子、智能健身硬件、宠物产品、美妆护肤产品以及食品等行业中的新变化与新机会逐一展开介绍。 结合美国消费市场的情况,我们观察到如下机会: 跨境电商领域,存量竞争激烈。新入局的创业者需要思考清楚产品的定位,在热门的服饰和家居用品赛道之外,寻找更多细分机会,努力拓展新的线上线下渠道。 消费电子领域,美国用户整体消费能力较强。而中国有较强的供应链优势,并且已经有少数智能硬件品牌在美国深度布局。无论是服务于用户健身的智能硬件,还是宠物智能用品,都存在更多的创新机会。 美妆护肤领域,同样面临激烈竞争。在美国的美妆护肤市场,品牌们已经开始“卷”起了AI、机器视觉、3D等前沿技术。并且,美妆渠道本身也在更新迭代。想要在美国的美妆市场分得一杯羹,需要成为全能型选手,补足短板。 食品领域,消费降级与追求天然高端这两种偏好共存,也给创业者指明了方向——要么做到普适平价,要么真正能够做到品质健康。 01 美国消费市场的难题: 服务通胀与劳动力短缺 疫情之前,美国在近三十年内保持了相对较低的通胀水平。特别是在2010-2020年这十年之间,美国的物价比较稳定,尤其在食品、服装、消费电子等方面。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The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发布的数据,这十年美国的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数据持续在4%以下。甚至在2015年,CPI一度下探至0.7%。 美国物价稳定背后,离不开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美国一方面利用来自中国的供应链,进口高性价比商品,另一方面还把拉美地区作为廉价劳动力和水果农产品来源地。此外,美国在能源领域拥有定价权和话语权,自身储备的页岩油气也因技术革新降低了开采成本。这些都使得美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稳定了物价水平。 而在2020年至2023年初,美国则经历了近三年的高通胀时期。 2023年,在离开美国三年后,我再次回到美国。虽然出发前,我对高通胀的情况有所了解,但当我实际身处美国,通胀的程度仍然超乎之前的想象。 但近期,美国的通胀率有所缓解。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的CPI数据在2023年6月份同比攀升3%,涨幅远低于2022年6月份的9.1%的近期峰值,为两年多来最低水平。2023年7月,美国CPI数据小幅攀升至3.2%。 租金涨幅高 租金在通胀率统计中占比最高,权重占到1/3左右。 美国租金通胀率在疫情前期经历过下降,后一路上涨,2023年初一度超过8%,据彭博社报道,美国7月的租金要价中位数达到了2038美金,距2022年8月创下的记录仅差16美金。目前,整个住房成本通胀贡献了美国CPI的90%。 以纽约为例,根据美国房地产信息网站StreetEasy发布的数据,从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布鲁克林高地的月租金中位数从3526美金飙升至4850美金,涨幅超过37%。2023年7月,布鲁克林高地的月租金中位数回落至4166美金。 食品通胀走高后回落 美国的大众食品曾经物美价廉。而疫情期间,大众消费超市里,有不少食品大幅涨价。食品通胀直接加重了普通居民的生活成本。2022年,美国的食品通胀率一度升至12%,之后又调整回落,在2023年8月降至6%以下。 能源经历“过山车”式通胀 从2020年到2023年,美国的能源通胀率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变化——2020年一路走高,在2022年升至顶点后,又快速回落。目前,美国的能源价格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美国的超额储蓄与消费繁荣 新冠疫情期间,美国进行了数轮直接对消费者和企业的“货币超发”。据穆迪公司统计,美国居民端累计超额储蓄在2021年末达到约2.6万亿美元。 过去两年半,从超额收入中兑现出来的超额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这一波美国消费市场的繁荣。超额消费意味着人们比同期花的钱更多。 根据美国银行发布的数据,从2021年至2022年,美国各月份家庭信用卡消费总额环比大多为正增长,甚至在2021年上半年,突然有了40%的增长。而这两年,也是跨境电商企业快速增长的两年。 但美国居民的超额储蓄所剩不多。2023年5月,据旧金山联储发布的数据,美国居民超额储蓄总额已经从2021年8月的2.1万亿美元,下降到5000亿美元。2023年6月,美联储研究显示,美国当前的居民超额储蓄已基本耗尽。此外,美国教育部宣布,针对学生贷款的 COVID-19 减免政策将于今年结束。学生贷款利息将从9月1日开始恢复,付款将从10月份开始。这也也将对美国整体消费有所影响。 零售额震荡调整后回升 疫情后,美国零售额增长率经历了较大波动。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U.S. Census Bureau)发布的数据,美国在疫情期间既出现过环比下降超过15%的情况,也经历过环比上升超过10%以及近20%的时刻。 2022年之后,美国零售额的变化波动逐渐平缓。2023年3月,美国零售额环比下降0.9%,连续第二个月下降。4月至7月,美国零售额实现了环比正增长。8月15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报告显示,“消费者在业余爱好、体育用品和服装方面大举支出,凸显出尽管美联储为抑制通胀而激进加息,美国经济仍保持韧性”。 美国劳工短缺现象或将持续 新冠疫情之前的10年时间,美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已处于下降趋势。同时,劳动参与率也面临下降压力。叠加新冠疫情期间的“大辞职潮”(The Great Resignation),美国劳工部统计显示,2021年共有4700万人主动辞职。 特别是在服务业,大量中低收入工人主动辞职,靠政府补贴生活。低劳动参与率还突出表现在55岁以上劳动人口群体当中。相关研究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55岁以上劳动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提高1.1%,而在新冠疫情的“大辞职潮”,这一劳动参与率下降1.9%。 据交银国际统计分析,目前美国劳动力需求(就业人数+非农职位空缺)约为 1.70 亿人,劳动力供给(居民劳动力)约为 1.66 亿人,对应劳动力供需缺口约 400 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