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天猫代运营-5次创业次次成功 秘密是用产品思维做营销时间:2024-01-23 我一直想研究一下杜国楹的营销方法论。 可能很多90后或00后不太熟悉这个名字,但80后一定熟悉。我说他做过的几个产品,大家就知道了:背背佳、好记星,E人E本、8848、小罐茶,这些都是杜国楹杜总创立的产品。 在营销圈,大家对杜国楹的心态特别矛盾。 一方面,很多人觉得这个人特别值得唾弃,认为他做了这么多割韭菜的产品,我不想成为这样的人。另一方面,大家又好奇连这样的产品都有人买,这个人是一个营销高手,又偷偷的在背后学习人家。 我们面对一个人成功的时候,特别喜欢标签化一个人,特别喜欢抽象化人家的成功模式。比如说,网上对杜国楹的成功模式的总结就是三段论: 第一,切中一个精准的需求。 第二,找代言人做广告,做产品的包装。 第三,通过饱和式的广告攻击,把产品推向大众市场,老给用户做洗脑。 这就是杜国楹成功的三段论。但你细想一下,这三段论是经不起推敲的。 比如,你说他切用户痛点,切得很准。但你怎么就能保证人家切中的不是想象中的痛点,人家能恰恰好好切中真实的痛点呢? 你说人家是砸广告把产品推爆的,但同样是砸广告,人家怎么就不是浪费钱,你就是浪费钱呢? 杜国楹不把自己定义成一个所谓的营销高手,更拒绝自己是割韭菜的大师。他自己对自己的定义是“产品经理”。 我觉得,杜国楹身上有很多值得琢磨的地方:他到底是一个“韭菜大师”,还是一个“产品经理”?他的创业方法论是什么?他的营销方法论是什么?我们今天就来揭秘一下。 破局的关键,是产品创新 杜国楹做背背佳之前,信奉广告的力量。 因为在做背背佳之前,杜国楹在天津一家公司当销售,无意间在天津电台投了2,000块钱广告,结果产品卖爆了。整个公司的业绩因为这个举动翻了三倍。 什么时候他意识到这事不对呢?就是后来创业失败的时候。 从销售公司出来后,他做了矫正内衣和保暖鞋,结果这两个创业项目因为没有做好测试就匆匆投向市场,最后失败了。 杜国楹说,它们不是因为营销不好而失败的,而是因为产品本身就不对。 在下一次创业的时候,杜国楹在笔记本儿上写下了一句话,叫“营销是术,产品是道。”后来,他又修改了这句话,叫“产品是1,营销是0”。 杜国楹说,背背佳当年为什么成功,本质上不是因为营销做得特别好,是因为这个产品本身做了很好的创新。 背背佳在今天看来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产品,它就是利用力学的原理,矫正青少年的含胸驼背。 但是它在很多点上还是创新的。杜国楹拿到这个背背佳的这个专利之后,在整个结构和面料上做了修改。比如说怎么把这个面料做得更舒适,怎么让这个面料施加的力度更科学?虽然只是做了一些微创新,但是消费者马上就买单了。 为什么说产品做对特别重要呢? 因为现在背背佳这个产品还活着,可能很多人不太知道,背背佳现在每年在线上依然有两个亿的销售额,都是孩子和姑娘在买这个产品,而且这两个亿的销售额没有任何投放。 如果产品做对了,需求如果抓得准,它可以替代广告、替代营销的动作,让产品本身就带来销量。 后来,杜国楹做了好记星,他的产品意识就彻底觉醒了。 2003年,杜国楹有一个朋友拿了一个叫单词记忆机的产品给他看。 什么是单词记忆机呢? 它的原理特别简单,有一种记忆法叫艾宾浩斯记忆法,这个记忆法简单说就是7 次记忆就会形成一个终身的记忆。这个记忆机的原理就是根据人的记忆曲线来提醒学生记单词。 杜国楹看了整个中国市场的状态,他发现中国市场里大部分的产品不是单词的记忆机,不是学习机,而是电子词典。 当时杜国楹觉得学生查单词的目的是记住,而不是找到这个单词,所以他觉得电子词典这个需求掌握是不准的。未来的市场一定是学习机的市场,于是他就自己做了一个学习机,叫单词记忆机。 当他第一次进入到消费电子行当的时候,他就记住了当年背背佳的所谓的微创新的举动,他说我这个产品一定要在某种程度上是要超越行业的现在的局面,他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在里边。 于是,他这个产品做了好几个创新。 首先这个产品开启了电教行业的正版化,它里边的所有内容都是正版的,这个很领先。 好记星之前,大部分的产品里边用的还是盗版。但当时他杜国楹意识到如果这个产品做大了,一定有很多正版商会来给你打官司,正版化一定是必然之路,所以他主动开启了电教行业的正版化。 第二个更大的创新是,这个单词记忆机和教材是同步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中国孩子他学习英语的核心目的就是应试。单词记忆机和教材是同步的,等同于我配了一个外部的教材,而且它携带起来非常方便。这步创新让它赢得了很大的市场。 再就是,这个单词记忆机当时集合了各种各样的记忆法,不光是艾宾浩斯记忆法,可以对应不同的人不同的喜好。 最后,整个产品做了最好的工艺设计,他当时是找到了韩国的工艺设计师花高价做的工艺设计。 这虽然是他第一次进入消费电子行当,但他很快对这个行当有了很深入的一个理解。 他认为,消费电子品其实就是几个部分组成的,硬件+软件+内容,只要你做好这三块儿东西,这个消费电子品就成了。 今天我们可能比较理解这个公式了。比如,一个手机它就是硬件、软件操作系统,再加上里面的内容。但是你要知道,当年可是3G还没有到来的时代,能有这样的洞察和理解是很超前的。 什么是硬件呢? 硬件就指的是产品的工艺设计是不是美观,拿在手里是不是舒服?用起来顺不顺手? 软件其实就是操作系统,杜国楹早年就觉得这个操作系统是很重要的,不像今天大家都觉得其实硬件是可以被copy的,软件是是科技实力、是很难被超越的。 最后是内容,内容指的就是它教材的这个版权和学习方法。那这两个部分构成了整个单词记忆机的内容的部分。 硬件、软件加内容构成了整个好记星的竞争的壁垒,这个产品最终大卖。 不要在别人的优势领域蒙眼狂奔 凭着好记星,杜国楹进入了消费电子行业,还觉醒了产品经理的梦想。 为了能专心搞产品,杜国楹把好记星和背背佳卖给了橡果国际。 后来,他做了E人E本这个产品。这个项目是他总结下来,创业里最不客观的一个项目。 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想给自己做一个产品。这个产品也是他这几个创业里认为最失败的一次创业。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杜国楹很喜欢学习,他每天记笔记的量是很大的,大约一周能用掉一个笔记本。他就想,一周用掉一个笔记本,这个太费了,而且也不方便啊。于是,他想给自己做一个数字化的书写工具,所以他就做了E人E本。 E人E本推出市场之后,正赶上iPad横空出世。杜国楹觉得,完了!E人E本这个创业要失败了。 但他马上干了一个事情,马上找冯小刚和葛优代言投放。他明知道这个产品要失败了,他为什么要干这样事呢? 因为他知道一个周期:如果海外上线了一个新的电子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够卖起来大约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他大约估计了一下,大约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的这个先机,还能启动一部分的市场,还能卖掉一部分货,如果错过这三个月,这个产品就彻底死掉了。 于是,他就在这个三个月的时机里找了好代言人,做好了大的投放,然后在这个时间差内赢得了一定的市场销量,让这个产品不至于死得太惨。 这个产品其实比他预想中要稍微好一点,因为卖到了第三年,实在卖不动了。 当时,几乎所有的it公司都在模仿iPad,但是E人E本比较尴尬。首先它不是iPad,它不是一个电脑,它是一个数字化的一个笔记本。 而且他做的这个东西跟iPad很大区别,他做的东西其实更接近于Kindle的逻辑,他想做是电子的墨水屏,更适合书写,而不是一个手写的平板电脑。 这个产品其实看似失败,其实还有很大的创新点在里面。E人E本手写这个功能点,体验感做的还是领先于行业的。 他说手写的难点在哪呢?就是压感。我拿一支笔写在上面,是不是有普通笔写在纸上的那种感觉?到今天杜国楹还在说,数字化书写怎么做,依然还是有价值的。 总结下来,E人E本创业失败的原因就是,我们一定还是要从用户需求出发做一款产品。他自己有一周写一个笔记本的习惯,但是普通人可能一年都用不到一个本子,大众和自己是完全不太一样的,这个需求本身就没那么强烈。 杜国楹做消费电子比小米起步还早,但E人E本让他彻底断送了做消费电子的梦。 他觉得他不可能竞争过苹果这样的公司,他自己是没有技术互联网这块基因的,已有的优势也不具备做电子产品的优势和潜质。虽然能看到大的趋势是什么,但没有这样的技术敏感度的,所以最后放弃了。 E人E本的故事告诉我们,创业永远不要在别人的优势领域蒙眼狂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