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天猫代运营-淘宝砸百亿 死追短剧时间:2024-04-12 长期以来,淘宝的内容化焦虑是一直绕不开的话题,而近期,它的化解之道瞄准了短剧。 这一场关于短剧流量的战役,淘宝是从“外”到“内”都在攻坚。 外部市场上头部短剧的冠名赞助,淘宝天猫绝不手软,《美颜成真》《我在大宋开酒吧》《鸳鸯断》《超能坐班族》等快手短剧皆与其密切合作;内部更是将短剧成为“逛逛”的新C位,淘宝从站内开辟“短剧”板块入手,逐渐将自制短剧这件事握在手里,且开始走向品牌联动…… 不仅于此,多项扶持计划的发布进一步彰显淘宝的短剧野心。在前不久的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淘宝更是主办了一场“浙里好看·淘好短剧”发布会,并发布了2024短剧扶持政策,千万资金、超10亿流量、合作明星等关键词吸晴无数;而今年的淘宝内容电商盛典上,淘宝更是直接发布“百亿淘剧计划”。 截至目前,淘宝站内已经上线了20多部品牌短剧。 淘宝对短剧风口的追逐,与其对内容电商的探索密切相关,从淘宝直播到逛逛,淘宝都渴望在货架电商生态中找到一个可以承载内容的场域,现如今,短剧成为了传播介质之一。 从打法上看,淘宝短剧与抖音、快手等平台并无显著差异,淘宝短剧能否乘风而上,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品牌方的合作程度,以及后发入局所下定的决心程度。 高举高打之下,淘宝这次只是昙花式“蹭热点”,还是会成长为市场“鲶鱼”?短剧,又能否真正帮助淘宝天猫缓解内容流量的“渴”? 01 做短剧,淘宝行吗 淘宝对短剧的布局动作可追溯至2023年下半年。 2023年12月初,淘宝在“逛逛”板块的二级页面专门开辟了一个短剧板块,名为“小剧场”,和抖音快手等短剧App页面相似,囊括着各类短剧内容和经典影视剧解说,上滑即可播放。目前,“小剧场”已经改名为“剧场”,分为新片推荐、淘宝独家短片、深度解说、精选推荐几个细分类目。在淘宝独家短片类目中,以10-20集的竖屏短剧为主,每集3-5分钟,单集点赞量从百至千,发布短剧的账号粉丝量通常在10万以下。在内容类型上,既包括年轻人为主的甜宠恋爱向,也涵盖中老年关注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的家庭伦理题材。 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淘宝短剧频道中的自制供给内容并不多,主要是批量采买市面上已有的内容,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前期的内容供给,但这也可能导致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原创内容不足等情况出现。 另外,在淘宝搜索栏直接搜“都市短剧”,也能直接找到小程序版短剧集合平台,但这并不是淘宝重点发力所在。 与此同时,一些号称“24小时无人直播,淘宝短剧日入1000+”的收益项目也随之走红。 据介绍,收益情况根据用户在直播中的停留时间来计算,停留100秒以上就有相应收益,随着播放时长的增加,收益也会递增。在这背后,仍然是淘宝短剧对于内容的强烈需求,前期追求数量,后期再围绕品质发力。 除了内容供给之外,在此之前的双十一大促预热期,淘宝便联合专业团队定制了多款短剧,助力双十一促销,例如《惊奇物语》、《贵妃驾到 通通闪开》、《红娘小仙要恋爱》等,上线产品多以美妆护肤类型为主。 在淘宝短剧类目中,注有“精选”标签的基本都是品牌定制剧,如由兰蔻冠名的《四季之梦》,视频中便加入了“兰蔻小黑瓶发光眼霜”的商品链接,但页面中暂未展示购买、引流等相关数据,其商品链接也是淘宝店铺内的常规上架商品,也未标注“xx短剧”专供的优惠信息。 品牌涌入短剧市场已经是大势所趋,无论是植入定制,还是合作挂链,品牌们纷纷解锁新玩法。以韩束为例,通过与抖音达人姜十七合作定制短剧《你终将会红》,获得了超6亿播放量,再加上品牌自播+达播的组合拳,去年3月,“韩束官方旗舰店”在抖音实现了单月GMV破亿,反超其他美妆护肤类品牌,登顶品牌自播销量榜榜首。 品牌宣传和销售转化是品牌期待实现的两个关键目标,目前淘宝短剧暂未出现出圈爆款,在原创性与话题度方面与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有一定差距,在销售转化方面也还没出现带货顶流。 但美妆也是淘宝的强项,短剧作为承载品牌营销的介质,仍有一些品牌在淘宝找到了增量。 淘宝数据显示,欧莱雅在去年双11期间打造的精品短剧,播放量破亿;三星春节档短剧新客占比超90%,带来长线的种草价值;2023年天猫11期间,12部定制品牌剧观看后商业转化率最高可达30%。 02 百亿做短剧的背后 近几年来,淘宝内容化的攻势愈发猛烈,不管是增加非卖货类视频、直播,还是邀请站外网红、达人入驻,淘宝都给予了现金、流量的双重补贴吸引机构、达人入淘。 以去年8月上线的《淘宝直播暑期潮流推荐官招募令》为例,根据规则,符合要求的潮流达人和商家,最高能得到淘宝20万元的现金奖励;对于能帮平台批量引入潮流达人、商家的机构,淘宝还会额外奖励5-15万元不等的现金。 本次短剧招募上,淘宝同样大手笔。在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淘宝所发布的2024年短剧扶持政策,包括向品牌定制剧投入千万资金、超10亿流量支持,联合爆款IP、明星、头部厂牌、头部达人和机构合作伙伴,打造丰富的精品短剧内容;而淘宝逛逛的“百亿淘剧计划”,其中就包括现金托底、流量护航、短直联动、宣发助推等多个维度,其中单部最高500万现金全投、超过百亿流量助力破圈等细则相当诱人。 在这背后,与淘宝内部的组织框架也有着紧密联系。 去年12月淘宝内容电商事业部组建后,淘宝直播和逛逛团队合并,直播和短视频、图文首度打通。淘天集团内容电商事业部总经理程道放表示:“2024年淘宝的内容和电商,将从加法变为乘法,释放新一轮内容电商红利。” 经过这种从上至下的经营调整,淘宝内容也迎来了一定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淘宝内容消费用户规模同比增长44%;月成交破百万的直播间达1.2万个;新增内容创作者863万、新开播账号增77万。 对内容紧追不舍的状态,也映射出淘宝的内容焦虑。 与淘宝“剧场”频道一起上线的,还有“听FM”、“直播”、“看书”其他内容类类目。 什么内容都想做,但都学艺不精,或许是淘宝内容现阶段的真实写照,同时,这也一定程度上让外界思量——到现在谈做短剧,淘宝能下多少决心。 在社交平台上,经常有用户表示淘宝变得越来越繁重,购物功能向内容泛化让步,“有时候只是想买衣服,不小心点进视频或者直播,半天才能关掉那些弹窗”。 淘宝对内容化的追逐,同样也是对品牌商家的要求。 曾有商家向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表示,2020年前后,淘宝向短视频迈进,要求商家配合制作介绍商品详情的短视频,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传,否则会影响商品曝光,“时间紧任务重,很多商家都是找第三方外包公司完成,也是一笔额外的开支,就像是完成作业任务一样,但最终效果怎么样,我们也没法直接评判”。 对于内容,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喜好,众口难调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淘宝而言,增量却是一个平台的活力所在。 “从流量进入留量时代”,这是前淘天CEO戴珊对当下互联网的判断。她曾在公开采访中强调:“时代转换倒逼我们把经营重心从获取新用户(流量)调整为留住老用户(留量)”,“今后要更加重视内容场的建设,除了买东西,还要用高质量内容吸引和留住消费者”。 以上种种,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淘宝花大力气做内容的原因,也是当下选择砸向短剧的急切感映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