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天猫代运营-重点城市和商场“五一”销售数据出炉时间:2024-05-07 今年“五一”假期,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旅游、餐饮市场持续升温,家电市场购销两旺,零售市场活力迸发,经济向好稳定发展。 《联商网》根据公开数据,统计了餐饮、旅游、电影等行业数据,及部分省份和城市发布的相关实体商业消费通报。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五一”假期,全国各大景区、商圈纷纷开启“人从众”模式,消费趋势强劲,吃穿住行娱乐等消费持续升温,各项数据亮眼。 01 文旅市场持续火爆 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 今年“五一”假期,“新中式”旅行成为年轻游客旅游消费热点,古城古镇打卡、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博物馆展览等受到关注。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热门博物馆、古城古镇类景区的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4倍。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国内酒店预订热度最高的城市分别为重庆、北京、上海、成都、深圳、广州、杭州、西安、长沙、苏州。这些城市的旅游接待能力强,文旅消费场景丰富,著名景区景点密集,吸引了更多游客。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预订订单同比增长140%,增幅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县域市场酒店预订订单同比增长68%,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151%。 而马蜂窝大数据显示,一周以内的中短途旅行是大多数游客的选择,订单量占比超74%;自驾是家庭出游的首选,热度环比增长279%,亲子游热度大涨247%;明星演唱会和各大音乐节也在五一假期“扎堆”上演,各地“音乐节”平均热度涨幅超过90%。 饿了么发布的《2024年五一消费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行李箱”、“自拍杆”、“穿戴甲”等外卖搜索词周环比增长均超过100%;公园酒水外卖量增长200%,小龙虾、休闲零食、烧烤等外卖量均周环比增长超过50%;徒步用品的外卖搜索量周环比增长210%,烧烤架、露营用品、登山用品和泳衣等搜索量均环比增长超过150%,潜水、骑行和钓鱼用品搜索量均增长100%。 此外,美团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1日至3日,全国服务消费同比增长25%,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广州、重庆、杭州、武汉、西安、长沙位居全国前十,全国餐饮堂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3%。“味蕾游”“县域旅游”“新潮玩法”等成为今年五一假期消费新趋势,人潮涌动间,各地消费市场“跑出”加速度。 抖音生活服务发布的“五一”数据观察显示,4月26日至5月5日,抖音生活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94%,下单消费者数量同比增长了71%,平台特别开设了主题品牌会场及文旅相关团购优价,以满足大众假日多元购买需求。从地域来看,综合城市“吃喝玩乐”相关团购销量排序,上海、郑州、厦门三地消费领先,位列全国前三,福州和成都紧随其后。 出入境旅游作为旅游行业收入的重要板块,在“五一”假期持续升温复苏。 去哪儿数据显示,假期热门出境游目的地前三名为泰国、日本、马来西亚。其中飞往日本的机票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六成以上,增幅居首。 同时,免签政策的优化也带动了入境游。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05%。与中国相互免签的新加坡、泰国等地累计入境游客同比增长约2.5倍。 业内人士表示,旅游热度持续走高,夜间“烟火气”升腾,新潮玩法层出不穷,展现出假期消费市场活力。随着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助力经济向好向稳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五一”小长假期间,电影消费也在假期集中释放。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19时,2024年五一档新片总票房(含预售)为15.83亿元。 02 重点省市消费数据亮眼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各省市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新模式,市场消费动能持续释放,活力十足,部分城市的销售数据也陆续公布了。 北京 2024年“五一”假期,北京在多个商圈举办国际双城消费节,奥地利、瑞士多种进口商品丰富消费选择。重点电商企业也纷纷参与第六届双品网购节,联动上下游企业拓展合作模式,与消费者在线互动“云逛街”,激发消费活力。 本届国际双城消费节期间,王府井、CBD、西单金融街、龙德、燕莎蓝港等商圈的百余瑞士和奥地利品牌开展多样主题体验和促销,同时联动北京市内近50家商场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 北京超极合生汇、西单大悦城、王府中環等购物中心在“五一”期间迎来一批新店及活动,商场上半年焕新的节奏在“五一”达到高潮。 上海 上海市商务委发布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数据显示,节日期间(4月30日-5月4日),全市线上线下共计消费530.3亿元。其中,线上消费235.4亿元,比2023年同期增长8.3%。监测的35个商圈进店客流总量2569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5.4%。境外游客客流超10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62.2%。 据银联商务大数据监测数据,节日期间,全市线下消费308.1亿元。其中,外来消费149.0亿元,占全市线下消费比重近半,较2023年同期增长0.7%;消费人次1448.6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9.1%。 据抽样调查200家零售和餐饮企业数据,节日期间,长宁龙之梦购物中心、虹桥天地、静安大悦城、蟠龙天地、松江印象城、LCM置汇旭辉广场、凯德虹口商业中心、世纪汇广场、上海环球港、恒隆广场、复地活力城、松江万达广场等样本销售额增速均超10%。 天津 天津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天津市重点监测的453家商贸流通企业共实现销售额19.5亿元,同比增长3.3%,客流量达1327.7万人次,同比增长13.4%,消费市场持续火热。 “五一”假期,天津市商务局监测的55家购物中心5天累计实现销售额6.5亿元,同比增长6.9%,客流量达993万人次,同比增长16.3%;6家重点监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累计实现交易额6.2亿元,同比增长2.6%;106家连锁超市门店实现销售额1.7亿元,同比增长8.3%。 天津市商务局监测的180家样本餐饮企业假期累计营业额突破3000万元,客流量超14万人次。 重庆 今年“五一”期间,重庆全市消费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8.1%。 假日期间,重庆市重点商圈和企业聚焦以旧换新,采取以旧换新补贴、发放换新消费券、满减打折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惠民促销活动。数据显示,中心城区解放碑、观音桥、杨家坪、南坪、三峡广场五大商圈消费总额同比增长13%。 据监测,假期期间重庆全市餐饮业消费额同比增长11.1%,服务行业消费额同比增长12.4%。 河北 “五一”假期,河北省各地组织大型商超、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餐饮企业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消费促进活动,激发了消费者消费热情。 根据商务部统一业务监测平台数据,4月30日至5月4日,河北省重点监测的186家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和营业收入约10.2亿元,同比增长4.3%。 河南 “五一”假期,河南省重点监测的330余家商贸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17.3亿元,同比增长5.2%。 据统计,“五一”假期,河南省户外露营休闲健身、外出游玩活动增多,体育娱乐用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24.4%;有机杂粮、绿色水果等健康食品销售旺盛,全省食品类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8%。 四川 数据显示,四川省首批40个“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吸引客流超800万人次,实现销售额超5亿元。 商务厅监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省内中高端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客流量和销售额明显增长。全省化妆品类、服装鞋帽类、金银珠宝类等升级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2%、11%、9%;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销售额增长24.5%。 餐饮方面,美团数据显示,节日期间成都居全国异地游客堂食订单量第一位,也是全国餐厅提前预订热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乐山、自贡、眉山、雅安等升级本地美食电子地图,通过小程序、外卖平台等上线当地名菜、小吃和美食店,便利消费者线上订餐、线下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