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天猫代运营-来中国旅游成了老外的新流量密码时间:2024-06-27 这个夏天,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China Travel”都在占领热搜。 如果你是社媒重度爱好者,那么想必已经刷到过不少老外游中国的视频推送:一脸懵懂的外国博主来到中国,一串amazing后,感慨总结——这完全不是我预想中的中国! 听起来就像经典的“傻老外”奇观叙事,又一次夸大其词的话题造神运动,但当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放开,越来越多“说走就走”的外国游客进入中国,这场哥伦布式的“中国大发现”也成为了另一种时代脉络的表征: 时隔4年,世界再次开始触碰已经变得有些陌生的中国。 “得中国者得天下”,2024年,这句话应该写入外国旅游博主的选题教科书。 起初,或许只是某位博主的随心而动,很快,人们发现,“中国旅行”标签成了绝对的流量保证。 一个月前,加拿大博主KSquared在YouTube频道还是个苦苦挣扎的新人博主,仅有1700粉丝,连续发布中国行视频一个月后,他已经拥有近万粉丝。 发布中国系列前,KSquared的马来西亚、越南系列播放量不过数千,发布中国系列后接棒的韩国系列也停留在2000播放量级,唯独中国系列如同一座平地上突兀出现的险峻奇峰,平均流量高达3.6万。 无独有偶,来自爱尔兰的疯狂探险家夫妇(Two Mad Explorers)也在中国迎来了事业新高峰。 10天前,他们还在为15万粉而努力,发布中国行视频10天后,频道简介中的求粉目标已经从15变成了20。 不到一个月,涨粉始终不温不火的夫妇俩一下子收获了4万关注者。 打开每个“china travel”标签下的视频,几乎都能看到类似的成长曲线。 如果世上真有一位流量之神,那么今年捧着手机跪拜在它座前的虔诚信徒一定能够听到3个字:去中国。 “china travel”视频,主打一个反差。 经典开场白通常是:“我们震惊地抵达中国,一切都是谎言!” 下飞机前,疑虑重重。空气污染、交通混乱、环境脏乱、仇外情绪……前往中国,有太多需要担心。 日本博主Osada小哥,紧张不安都溢出了屏幕,获封雅号“不安仙人”。 下飞机后,反转正式开始。 天是蓝的,空气是新鲜的,街道干净整洁,甚至由于电动车频繁出没,就连交通听起来都格外安静。 带着新人特有的友善滤镜,外国朋友发现中国“样样都好”。 吃的好吃,一套煎饼果子就是“此生吃过最好的美味”,一份街边偶遇的酱香饼,让夫妇俩连续两天前往打卡。 人也友善,稍微露出迷茫,就会有好心人上前帮忙,会英语的一套英语输出,不会英语的,也能连猜带比划把人送到目的地。 以至于几乎出现了外国版“意林”故事,美国博主萨米夫妇,在北京的公园里忘了手机,手机留在公园长凳上十多分钟,以为必然无幸,没想到跑回去一看,手机还在,一个女孩守护在那里,等着他们回来。 治安良好,即使是大半夜也能安心逛街。基础设施便利,崭新快速的铁道交通设施让很多博主发出外国月圆的同款感叹:“美国都比不上中国”。 即便是那些曾经的缺点都变成了优点,满大街都是摄像头?这也没什么不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看到监控摄像头我会感觉安全,因为我没有、也不想做坏事。" 一顿全方位无死角的洋味儿彩虹屁,看得本地人都有些脸红害臊。 作为本地人,我们当然知道其中美好有善意的夸大成分,但属实之处也已足够具有戏剧性。 “china travel”俨然已经成了一次短视频时代的地理大发现,一次“真相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颠覆,初次见面的中国和既往的媒体信息是如此迥然不同。 不少博主因此被质疑:“你收了多少钱?他们给你多少钱让你发布这样的信息?” “哦,当然,他们给了我成千上万美元让我去中国拍麦当劳、肯德基和社区理发”,博主KSquared笑着回应道:“伙计们,你们该更有想象力一些。” 更多到访过中国的外国人则在评论区大表赞同:接触中国后,会发现这里是个友善宜居的国家。 于是,好奇与矛盾的流量加持下,China这个“被低估的宝藏旅游地”突然火出圈了。 和“China Travel”内容爆火成正比的,是今年的外国游客入境数量。 2024年一季度,46.6万人次外国人持签证入境,198.9万人次免签入境,总体入境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倍还多——过去4年里消失的外国人又回来了。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24年一季度,外籍出入境人次恢复到2019年同期90%水平。就连港澳台旅游也受到带动,开始升温,因为一些游客在144小时后意犹未尽,选择短暂出境再入境,刷新144小时签证,通过“卡bug”实现梅开二度。 更直观来说,就是今年每个景点儿都长满了老外,尤其在北上广、重庆成都等经典旅游城市,老外归来格外显著。 提供仿古乐舞表演的西安唐乐宫,真正有了盛唐气象,打眼望去,席间全是金发碧眼,好一个万国来唐的国际化场景。 如数据所显示,今年大多数入境外国游客使用的都是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也就是俗称的“144特种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