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天猫代运营-张一鸣要将无脑短剧赶尽杀绝时间:2024-12-13 低俗擦边、毁三观的剧情,实在没眼看。 抖音最新公告,209部微短剧集体被下架 现在的短剧,真的越来越离谱了。 某些短剧单纯为了“爽点”,不顾任何逻辑、三观以及社会价值导向,拍出各种低俗擦边、毁三观的狗血剧情。 12月11日,抖音发布关于打击违规微短剧的公告,透露平台已在11月份累计下架违规微短剧209部。 在公告中,抖音公示了部分违规微短剧剧名以及下架原因,比如这部《美女们把我包围了》宣扬不良婚恋观、价值导向不良。 还有《摊牌了,世界首富是我爹》宣扬拜金主义、展现浮夸奢靡生活,而《重生之职场狂人》内容低俗、价值观导向不良。 《震惊全城,婆婆送大孙子下黄泉》则存在通过猎奇剧情渲染家庭矛盾、挑起阶级对立等违规情况。 与此同时,抖音还公布了部分违规微短剧账号,包括安**场、迷****场、南**院、安**场、阿**剧、锦**院等。 短剧的各种乱象和整治问题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公众对于违规、低俗等不良短剧的抵制态度日益明显。就在抖音发布公告当天,“抖音下架209部违规微短剧”相关话题直接冲上微博热搜,阅读量高达8877.9万,讨论量也达8101。 从这些违规微短剧中,我们会发现剧情有多夸张。比如一位拥有亿万身家的公司总裁在咖啡馆里与人洽谈生意时,意外地被一位靠摆地摊谋生的女孩误认为是相亲对象,并提出闪婚的要求,结果总裁隐瞒身份直接爽快答应。 还有其他各种老套路的剧情,有些更是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比如出轨、扇巴掌,卸胳膊,下跪,掐脖子、绑架,车祸,捅刀子。 前段时间,短剧圈掀起了中老年霸总热潮,一大批中老年题材微短剧纷纷涌现,有些剧情和角度十分离谱和夸张,比如《五十岁的我怀了二十岁霸总的孩子》这部剧中讲了50岁中年妇女怀上20岁男青年的孩子,内容尺度让很多网友感到不适。 现在的老年短剧,已经一改以前的狠毒蛮横的“恶婆婆”形象,把那一套玛丽苏剧情用在老年群体身上,满足中老年群体的情绪价值,收割老年用户的钱包。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微短剧市场中40岁到59岁的用户占比高达37.3%,6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也有12.1%。 中老年短剧市场规模大,而且精神生活匮乏,更容易被短剧等娱乐内容吸引,因此成为了短剧收割的对象。 平台和监管部门联合出手,微短剧告别无序竞争 任何行业在经历一段时期的野蛮生长后,都会结束无序竞争,回归到应有的正常轨道。 一旦微短剧行业乱象出现,短视频平台和监管部门势必都会出手整治。与往年相比,今年平台针对微短剧乱象的打击力度更为强硬。 今年以来,抖音、快手、视频号等视频平台均多次发布了整治违规微短剧的成果。与此同时,为了引导短剧走向规范化,5月份,抖音、快手、微信接连公布了微短剧的备案细则。 抖音要求,5月30日前所有已上线播出的短剧需按照模板准备材料;快手公告称,6月1日起,无备案号的微短剧作品被禁止在平台经营推广。开发者不得采用技术手段躲避或对抗相关要求,否则将根据问题严重性,采取最高封禁小程序的措施。 图源:快手 微信要求,从5月27日起,制作成本低于30万元的微短剧需提交成本配置比例报告,经审核后获得备案号。 备案之后,微短剧要上线会先经过一轮的筛选,从而降低微短剧违规内容的出现。当然,平台的这一举动是响应监管部门的要求。 同一个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管理新规,要求从2024年6月1日起,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而且不同微短剧按总投资额度采取分类分层审核的方式。 投资额度在100万元以上的重点微短剧由广电总局审核;投资额在30万元至100万元间的普通微短剧由省级广电部门审核;30万元以下的其他微短剧由播出或为其引流、推送的网络视听平台履行内容管理职责。 这一最严短剧新规设立了清晰标准,明确了责任主体,有利于推动“良币驱逐劣币”,形成健康的微短剧内容生态。 11月底,广电总局发布霸总类微短剧管理提示,就霸总类微短剧的制作方向进行了指导,要求表现企业家群体的微短剧应结合现实生活创作,并加强对“霸总”微短剧的管理,压缩数量、提升质量。 随着行业风向发生变化,闻到味的短剧创作者们开始注重内容质量,探索和挖掘更多的新题材和好故事,以及将AI技术融合进短剧创作中。 比如今年7月,由快手AI视频制作工具“可灵AI”创作出的AI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就引发了广泛关注,该短剧成为国内首部AIGC原创奇幻微短剧。 |